极简魔幻现实主义杰作----《罪行》

分类:安之若素
2012-08-24 00:02 阅读(?)评论(0)


       德国作家斐迪南德·冯·席拉赫1964年出生于慕尼黑,1994年成为执业律师,是德国著名的刑辩律师,他的委托人包括前东德中央政治局委员君特·沙博夫斯基、德意志联邦情报局特工尤雷茨科以及众多商业巨头、社会名流和普通民众。2009年,他从自己曾担任律师的七百多宗案件中选取了十一件,写成了一本仅有12万多字的处女作《罪行》,这本书迅速登上德国明镜周刊和镜报等众多图书排行榜的冠军,很短时间内销量即突破50万册,2010年这本由律师创作的处女作获得德国文坛非常重要的奖项--克莱斯特文学奖。

       不同于其他出身律师或者刑事科学专家的作者所创作的刑事罪案小说,席拉赫这本书全部真实记述了自己亲自经手的案件,这些骇人听闻的案件都发生在一些非常普通的人身上,席拉赫通篇都没有用炫耀的口吻去讲述自己如何为嫌疑人辩护,而是用最简约和冷静到毫无感情色彩的文字把他们犯罪的过程以及成因陈述出来。在这本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两句话,即完全概括了席拉赫创作这本书的核心动机:很少有人在起床时就说"嘿,我今天要犯罪",但每个人都可能随时犯下罪行。

       《罪行》中的十一个故事,每一个看似都不复杂,因为作者并没有刻意制造悬念,但引发那些罪行的却可能是我们每个人凡常生活的缩影,当我们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犯罪,但是这本书真正触目惊心的却是那些激发犯罪的本因正是每个阅读者的生活。书中的第一篇「费内尔」,仅用6页纸讲述了一个德国小镇医生,从50年前偶遇妻子,两人迅速相爱结婚,在埃及的蜜月中,费内尔对妻子承诺一生不离不弃,但是随后的50年里,温和善良的费内尔医生一直生活在妻子无休止的抱怨、责骂与羞辱中,他早出晚归以避开妻子,面对谩骂从不反抗,只是默默忍受,在他72岁那年的一个普通的早晨,他把妻子叫到地窖里,用斧子劈死了妻子。就是这样一个案子,席拉赫几乎没讲自己的辩护过程,对费内尔医生50年的生活也没有任何铺陈和渲染,但它是如此有画面感,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或几个悲催的费内尔医生。文中也在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费内尔为什么不离婚?在法庭最后陈述时,费内尔医生说:我爱我的夫人,但最终却把她杀了,直到现在我还爱着她,因为我曾对她发过誓,爱她一辈子。

       席拉赫的在整本书中的文字都简约到了极致,没有抒情、没有渲染、没有环境描写,甚至都没有多少形容词和副词,他描写费内尔夫妇的蜜月就是这样的文字:他们做爱…他们又做爱…但就是这种极简的笔触却带来了强劲的冲击力,那是没有任何包裹的生活,全部袒露在那里,他在书中也极少评论,各人读过,自己去体味,而决不会被作者的情感所干扰。

        《罪行》同时又是一部带有强烈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和德国童话传统的作品,那些真实的案例是如此的离奇,我在席拉赫的文字里看到了博尔赫斯、格林兄弟和卡夫卡的影子,但拉美人的魔幻来自神赋的想象力,而席拉赫的魔幻却依然是建立在极简笔触下的残酷现实中。本书第二篇「正当防卫」,讲述了德国一个火车小站上,两个寻衅滋事的新纳粹少年恶意欺辱一位坐在月台长凳上候车的人,第一个少年挥舞尖刀划向这个一言不发的中年人,被那人在瞬间反手将刀直接刺入自己的心脏,当场死亡,而这个动作快到在监控录像上看就像一幅静止画面,几乎看不到那个中年人的动作,另一个少年在举起棒球棒的瞬间,被那中年人精准的猛击了一下颈动脉窦,导致心脏停跳,也当场死亡,这个过程同样快到在监控中无法分辨。从正当防卫杀人,到最终被释放的全过程,这个人都没有说过一句话,警察在释放他时仍然不知道他的身份,席拉赫是被美国的合作律师间接委托,并告诉他是非常重要的客户委托他辩护,但直至本文结束,席拉赫也不知道自己辩护的这个杀人于无形的家伙到底是谁。

      《罪行》这本书用冷静和淡漠呈现了现实的残酷性,每一个故事都在撼动着人们对人性与情感、毁灭与救赎、罪与罚的认知,你很容易被他拖入那个故事,但是故事结束时,你想的已经不再是文中的凶案主角,而是自己。

   阅读(?)评论(0)
上一篇: 我的2012书单 下一篇:YY CLUB 015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list/yule/c161202.shtml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